國企建立“保供穩價”產業鏈的樣本 ——山東水發牡丹國際交易中心創新訂單交易模式的調查與思考
發布時間: 2022-04-19
按語:最近,在疫情反彈,使企穩中的經濟受到新的沖擊的背景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連續兩次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研究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今日《企業家日報》全文發表李錦深入農產品價格一線的調查,并且配發評論員文章。在國家最需要時,提供了保供穩價中的國企改革經驗,這是當下中國經濟發展最需要的經驗,實屬雪中送炭之舉。
本來這是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的一項很具體的改革任務。2018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在《關于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中指出:“支持牡丹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開展介于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務,探索創新交易模式,有效整合商品和交易資源,推動傳統商品貿易轉型升級?!鄙綎|水發集團在完成山東省委、省政府交給的改革任務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闖出一條改革的新路子。他們的探索盡管還是初步的,需要完善,但是在解決重大難題上確實是具有開創性的。
山東水發集團通過改革創新交易模式時,有三個好。一是經驗特別扎實,解決問題,對穩定經濟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村振興起了推動作用,效果明顯;二是特別能創新,山東水發集團配置市場資源很有本事,而牡丹國際的經驗告訴我們山東水發把國企改革、金融改革與農村改革的做法融合起來,哪里不通打哪里,這本身便是融合創新的一個改革樣板,在國內是罕見的;三是改革要隨著時代難題走,要解決現在最緊迫的問題,他們為當前保供穩價提供國企改革的樣本。
改革最重要的品性是創新。改革不是靜止的,就改革而改革,而是拿出最新鮮的方案。文無定法、兵無常形,重要的是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中央強調的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他們把民營企業與農村聯合社帶動起來,解決保供穩價的現實難題,對現在很有用處。他們的改革本來是打的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牌,實際上他們把產業結構調整、供應鏈重構、訂單農業創新、監管創新等招數都用上了,把中央強調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和帶動能力的要求落實了。他們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是在一個板塊內的產權重組,而是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的混合經濟,這是中央所強調的,有較強的創新價值。水發的改革,具有鮮明的集成創新、動態創新特征。
改革不是一個標語口號,也不是最終目的,改革是一種手段,是一種動力,衡量改革快慢、成敗、得失的標準,重要的是實實在在、對解決問題要管事、管用,能管長久。真正有生命力的改革經驗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是在加快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活水中出現的。
在全球農產品市場進入價格波動劇烈的高風險時代,山東水發集團為穩定農產品價格,走出一條以國有企業作為改革主體、運用金融創新與監管手段,化解農村改革難題的新型路徑。這篇調查是來自改革一線的新經驗,其內涵是豐富的,能使你想到一些深層次的東西。對國企、農村、金融改革都有啟發,可以為為政策制定、改革規律總結、發展戰略研究提供思考。
企業改革,要在保供穩價中發揮作用
《企業家日報》報評論員
最近,在疫情反彈,使企穩中的經濟受到新的沖擊的背景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連續兩次召開經濟形勢座談會,研究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著力保市場主體,穩就業、穩物價。今天發表的本報特約記者李錦寫的長篇調查報告《國企建立“保供穩價”產業鏈的樣本》,為我們提供一個國有企業在保供穩價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新鮮案例。國企建立“保供穩價”產業鏈的樣本
---- 山東水發牡丹國際交易中心創新訂單交易模式的調查與思考
李 錦
本文作者李錦(中)在山東省金鄉縣馬廟鎮李坊村金祥源公司大蒜倉庫,聽取蒜商周奉功(左一)介紹蒜價波動規律。(攝影:李現文)
在全球農產品市場進入價格波動劇烈的高風險時代,山東省菏澤市出現一家介于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為穩定大蒜等農產品價格,走出一條以國有企業作為改革主體、運用金融創新與監管手段,化解農村改革難題的新型路徑。
在治理“蒜你狠”亂象后出現的國企力量
山東水發集團董事長王振欽介紹,牡丹國際采用訂單“保供穩價”模式,是在民間資本大量進入交易而違規炒作、價格偏離、與客戶對賭交易等種種亂象后推出的新舉措。山東省委、省政府提出“開展介于現貨與期貨之間的大宗商品交易業務,探索創新交易模式”的任務,這是一項破解難題的改革嘗試。
2018年,山東省委、省政府在出臺的相關文件。
朱瑞軍介紹,牡丹國際成立后,著力解決的四個問題:一是嚴格遵守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制定交易規則,而且不能隨意改變規則;二是實行第三方監管,封閉運行;三是運用好、管控好保證金;四是完善交收規則,使牡丹國際的交收符合現貨交收的規律。關鍵是給金融創新加強監管,對價格穩定,重新建立誠信市場。
2019年11月,牡丹國際探索大蒜采用訂單方式保供穩價試點業務,在成武縣張樓鎮陳小廟行政村選定33戶困難群眾,免費提供2020年8月份大蒜最低收購價格保護,保障了農民的種植收益。2022年,在大蒜主產區成武、巨野、單縣等地選取2000-3000畝土地,優先為低收入家庭的大蒜種植戶,免費提供大蒜最低收購價格保護,確保最低收益,規避種植風險。 經過三年努力,牡丹國際依托當地及周邊特色農產品資源,利用價格發現、產能預售功能,指導農戶種植和規避價格風險,實現訂單農業,是一個具有整合倉儲、加工、運輸等設施,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務的平臺。目前,在牡丹國際平臺參與交易的企業及產業客戶有1.9萬戶。尤其是全國前十大大蒜貿易企業,均已入駐該平臺參與交易。
李錦在金鄉縣馬廟鎮咸古店村,向農民楊列南了解手機上掌握大蒜價格電子盤的情況。(攝影:李現文)
談及牡丹國際,在金鄉縣馬廟鎮咸古店村農民楊列南說“這家電子盤不坑人”,豎起大拇指說“我一天要看10多遍,現在離不開牡丹國際平臺了”。信任的支柱在農民心里重新豎立,意味著資本市場治理后新的生命力。“訂單+保價”的農產品交易模式
在短短三年,在牡丹國際平臺上進行交易的農民與產業客戶,由幾百個人增加到1.9萬人,客戶感情由仇恨到親近。田樓村農民田國柱與興隆鎮半邊峭樓村郝秀亮、郝秀賓兄弟都說,“現在就靠著牡丹國際種地了”?,F在,從30歲到60歲的農民,一天要看手機上牡丹國際APP十多次。在牡丹國際平臺上,大蒜交易動態實時更新,農戶能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動向。
確實,牡丹交易平臺信息準確,交易合法合規,服務流程標準、透明,資金存管安全可靠。更重要的是“訂單+保價”的方法,繳納相當于合同金額20%的保證金,將訂單交易模式引進種植、采購、加工、銷售等生產經營過程。 牡丹國際現任董事長車榮花介紹,農產品的“保供穩價”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價格風險的防范和管控。牡丹國際聯合魯清所開展“價格保障+訂單”項目,一旦價格大幅下跌并低于價格保障限值,參與“價格保障+訂單”的農戶將得到相應差額賠付,以此來穩定農戶種植心理預期,保障種植收益。農民進入平臺,企業已經利用牡丹國際市場套期保值功能提前鎖定了農產品的銷售價格。簽訂合同的目的,在于合同收購量和套期保值量基本相當。合同中約定的收購價格是根據企業參與牡丹國際市場套期保值的價格倒推確定的。為了控制農戶履約風險,合同要求在簽訂合同時,繳納相當于合同金額20%的保證金。牡丹國際總經理王懷海說,“這種模式等于農戶利用牡丹國際市場進行了風險管理,穩定了收入。還沒播種,就已經知道銷售價格了,不用再去賭市場?!?section> 訂單農業最大的優勢,在于形成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一方面,通過訂單將企業和專業合作組織及農戶聯結;一方面,通過訂單將企業和市場聯結。牡丹國際執行總經理郝貴鋒說,“企業利用牡丹國際平臺發現價格,更合理地確定訂單價格。訂單價高時可以穩定農戶收入預期,價低時可以幫助農戶調整種植結構。同時,企業通過參與牡丹國際平臺套期保值,規避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鎖定利潤?!?section> 圍繞價格穩定,牡丹國際充分發揮線上線下相貫通的優勢,探索出服務實體經濟的有效模式。他們的做法是:搭建平臺融合——搭建產銷對接的供應鏈金融平臺,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實現線上化、可視化、智能化。牡丹國際以“互聯網+”與數字經濟相結合的模式,建立了牡丹國際商品線上交易平臺,實時掌控貨物存儲狀態,同時,通過深度整合產業鏈資源,集“電子商務”“供應鏈金融”“現代物流”“風險管理”等多功能,為客戶提供農產品訂單交易、行情展示、信息咨詢等服務。每天都有數萬市場主體在平臺進行商品的購銷。2021年7月,新冠疫情導致大蒜主產地部分現貨市場關閉的情況下,牡丹國際充分發揮線上平臺優勢,保障了蒜農賣貨,穩定了大蒜價格,保障了正常供應。
價格引導種植——提前發現價格,加大權威信息發布,引領種植結構調整,平抑蒜價巨幅波動。金鄉縣大蒜產業信息協會會長楊桂華說,2010年大蒜價格一路上漲,收購價一度創下每斤6塊多錢的歷史高位。2011年蒜價又一度跌至幾毛錢一斤。就是因為信息不及時,不透明。牡丹國際商品交易中心與專業資訊機構及現貨市場密切合作,發現制定指導性價格,向產區發布,提供每日現貨指導價格,增加市場透明度,減少炒作空間。在2019年10月份大蒜播種期間,現貨價格為7400元/噸,而牡丹國際交易數據顯示2020年8月份大蒜市場價格在 3500元/噸左右,并及時向社會各界提醒大蒜種植風險,避免了來年價格動蕩。自 2021年6月份起,牡丹國際還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共同編制、發布了中國大蒜價格指數,動態反映大蒜市場發展趨勢,減少大蒜暴漲暴跌,穩定種植面積、穩定產量引導大蒜產業健康發展?,F在,金鄉大蒜常年穩定在60萬畝左右,不會隨著蒜價波動而明顯增減。整個大“蒜盤”穩住了,蒜價波動就難以“任性”。減少中間環節——線上交易、線下交收,減少了中間環節,促進了商品貿易流通,保障了正常供應。蒜價一頭連著供應端,一頭連著消費端。牡丹國際通過線上交易、線下交收,節約了貿易成本,為滯銷大蒜打開了銷路,通過建立符合現貨貿易習慣的質量分級標準,保證線下交收的同時,推動了大蒜價格指數的形成,“發現價格,指導種植”“線上交易,促進流通”以及“產能預售,價格保障”,成為牡丹國際服務大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亮麗名片,獲得一致認可。
優質物流服務——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整合國內大型倉儲物流企業,建立了覆蓋農副產品主產區的倉儲物流體系。為方便客戶就近存貨、就近交收,減少物流成本,增加客戶收益,牡丹國際在山東金鄉、河南柘城、江蘇邳州、山東濰坊、河南杞縣、新疆庫爾勒等主產區設立交收倉庫80余家、總庫容200多萬噸,占主產區總庫容的18%左右。2010年、2016年和2019年,大蒜因為存儲量下降比較明顯,導致大蒜價格飛速上漲,“蒜你狠”正是在那幾年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牡丹國際副總經理趙保嶺帶領事業部全體員工在現場為客戶提供倉儲、運輸、商品質檢等線下流通環節的一站式服務。在金鄉縣馬廟鎮李坊村金祥源糧油食品公司倉庫董事長周奉功領著我們看倉庫,兩萬多噸果形飽滿的大蒜,被集中篩選、裝袋、捆扎、上車,像這樣的大蒜交收倉庫,在金鄉就有60多處。國際標準驗收——交收實物按照國標或牡丹國際規定的標準驗收,保障了商品交收。為形成現貨市場老百姓公認的農產品質量標準,牡丹國際還與瑞士國際通用公證行(SGS)進行深度合作,提供商品質檢服務,牡丹國際交收的貨物都經過了SGS(瑞士國際通用公證行)國際質量認證,保障了農產品交收質量。標準嚴了,促進農業產業化企業致力于提升生產技術、工藝,提高質量。
區塊鏈技術——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融資服務的線上化,為小微企業提供新的融資渠道。牡丹國際與頭部互聯網科技公司共同打造了權屬清晰的區塊鏈倉單平臺,提供“倉單管理”、“倉單交易”、“融資管理”、“資產監管”等服務。并以此為載體與數十家金融機構深度合作,有效整合產業資源和金融資源,打破傳統貨物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為中小微企業、農業種植戶“增信、分險、賦能”,打開一條新的融資渠道,為農產品發展提供信貸融資支持。
經過三年多發展,牡丹國際已成功上線大蒜、生姜、辣椒、花生、棉籽、棉粕6個交易品種,業務范圍輻射山東、河南、河北、江蘇、新疆等區域。 在保障種植面積,穩定產品價格同時,牡丹國際自身發展進入穩定增長期。2021年全年入庫稅金3832.8萬元,帶動相關產業數萬人就業,位居農產品交易平臺省內第一、全國第一梯隊。
國企、農村、金融三項改革的聯動效應
本文作者李錦在牡丹國際交易中心列席公司業務調度會全過程,了解線上線下結合運行情況。右為牡丹國際交易中心公司董事長車榮花。(攝影:李現文)
牡丹國際模式,是以交易為龍頭,形成農戶種植、公司倉儲、平臺交易、保金監管一體化的農村改革新模式。山東是農業產業化的創新之地,“訂單農業”、“公司+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形式在解決農民走向市場中都曾經發揮重要作用?!坝唵无r業”的協議,在價格激烈動蕩時履約的不超過20%,基本失效。而“訂單+保金”的約束機制,形成“利益共沾、風險共擔”的契約關系,對大蒜價格保險起到關鍵作用,使得“訂單農業”、“公司+農戶”、“農民合作社”等形式重新復活。牡丹國際模式與以往農村改革的區別是,以交易為龍頭,形成“農戶(種植)+公司(倉儲)+平臺(交易)+監管(保金)”的供應鏈。魯清所作為金融性國企統一開戶、全面登記、集中結算、資金監管、統計監測功能的實現,確保交易場所“資金安全、交易真實、標的可控”,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建立起規范的交易、定價標準以及信用體系標準。這次改革的主體是國企尤其是金融國企的參與,使得農村改革上了一個新的層次。四川仁壽縣副縣長趙飛宇走訪牡丹國際時說,牡丹國際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資源,為客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現代化交易方式,促進了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一二三產業聯動起來了。山東省水利廳總經濟師韓霜景認為牡丹國際作為農產品交易平臺,通過整合農業上中下游資源,推動農業實體經濟發展,為農業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起到了積極作用。目前,國內各類金融、中介機構在與期貨市場合作推進“三農”服務方面還顯滯后,銀行沒有明確涉農信貸與套期保值的關系,“期貨+保險”的牡丹國際模式的推廣,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與推廣價值。